采访王晶代表可真不容易,打电话联系,她一再抱歉“对不起!”,到福建代表团驻地,一问“王晶”,工作人员说:“来的记者太多了!肯定没时间。”我约了三次才见到本人。
王晶,典型的白领女性,长发配裙装,落落大方,和声细语,温文尔雅。连名片也与众不同:“科技创新共享卓越 新大陆科技集团”,一行字很醒目。新大陆从 150万元的注册资金,发展到今天的总资产超过15亿,产业已横跨电子、生物、环保三大领域。新大陆累计上缴国家税收超过2亿元,连年被评为福建省信誉AAA企业。在 15年的创业历程中,王晶对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借外脑”引进智力参与科研开发等方面做了艰苦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
说起技术创新,王晶有着自己的认识。她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最终要被淘汰的,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并不拥有其他资源,没有资金,没有积累,只有人才和将知识和智慧转变成财富的能力,这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
国家的经济实力最终体现在科技的实力上,民族振兴的关键是民族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首先要有民族自信心,因为我们站在国际竞争平台上与外国人竞争,创新是为中国人争光,为民族争气,要敢为天下先,做世界一流的事情。
她说,我认为创新应当是这样:在中国人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时候,外国人在中国赚取暴利,在我国需要应用时他们进行技术封锁,可一旦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他们就会纷纷降价,即使是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也会主动上门请求合作,为什么?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而一旦他们不具备核心技术的优势,就会失去在中国的竞争力。
要认识科技创新的难度和艰巨性,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到最后的孵化企业成功,需要过程,其过程非常艰辛;需要时间,因为你即使在某一点关键技术上有突破后,还要有配套技术和商品化的过程,是需要有长期的技术和产业化的积累和沉淀,不可能一夜之间成功,科研只占创新过程的25%,管理,制造,市场等都是重要环节。我们的经验,从技术研发开始到企业孵化成功,特别对原创的技术创新产品需要5至6年的培育。
王晶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理解和认识创新的艰巨性,对创新的成败要有包容性,在整个社会营造支持鼓励创新的文化和氛围。在评判企业和制定扶持政策时,不能按制造业和贸易型企业来衡量,用产值和规模来评价企业的优劣,要对民族自主的科技实业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