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卓越管理】关于扩大内需、结构转型推进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建议 2009-3-1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 王晶

来源:卓越管理  发布时间:2009-3-1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在2008年受到重创,以前应该推出的改革和发展计划全部推迟。如企业筹资计划几乎停止;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创业板的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和QFII,及外国优秀公司到A股上市;还有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等等。
   
举一个例子,中国经济的调整和企业升级需要一个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支持,但是中国市场仅有1700多家企业上市,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无门,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板迟迟难以推出。2008年,A股市值大起大落,纸面财富膨胀后又消失,投资者陷入一种投机的游戏中,而资源并没有分配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上,使得资本市场对于促进中国企业升级转型的作用并不大。
   
推行更积极股市政策,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内需扩大,更好的推动中国经济复苏和转型。具体建议如下:
    1
、首先是统一认识,建立一个与中国经济匹配的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促进内需扩大和结构转型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今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扩内需、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并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们应该从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2008年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应该处于世界前列。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复苏,改善企业融资;同时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科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而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建立健立一个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了启动内需,需要提高民众的财产性收入,股市的走强可以为住房和汽车消费提供动力。
   
同时,目前通缩来临,消费不振,投资不足,银行惜贷。建立一个强大完善的资本市场,扩大股市规模恢复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的重要一环。在经济萧条来临之前,树立信心无比重要,如何树立信心,需要最大程度的改变人们对经济未来的预期,而股市是宏观经济的预期体现,股市走强,证明预期的改善和信心的树立。最后,为了解决企业流动性问题,必须扩大直接融资,而股市走强是直接融资的前提条件。
    2
、推出创业板,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户数的99%,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左右,实现利税占40%左右,提供的就业人数为劳动力总数的75%,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占80%左右。在中小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肩负着国家科技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担。
   
但是一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2008年由于创业板难开,货币政策紧缩,大量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市场大量流动性配置到大企业身上,这种融资结构不利于推进国家科技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资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的优势是技术和人才,发展瓶颈就是缺少资金。在宏观紧缩下,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企业,容易受到信贷收缩的冲击。如果缺乏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缺少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就很难获得持续的资金。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还要使得证券交易品种的多元化和证券市场体系的多层次化,并能够与国际市场相接轨,还要建立强大的债券市场。
    3
利用外汇储备接盘大小非
   
大小非减持、全流通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必然之路,是股改的必经之路,我们不能走回头路,否定以前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所制订的契约。但是在一个市场脆弱的环境下,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下滑等巨大冲击下,大小非的解禁给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甚至给大小非股东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是一个多输的局面。
   
目前减持动力较大的是小非,国有大非特别是银行大非股东并不会减持。我建议,目前政府应该利用外汇储备成立一个稳定基金专门接盘小非减持,规模在5000亿左右。根据上市公司业绩好坏和市值的大小,按比例购买小非售出的上市公司股份。当然对于亏损公司的大小非出售,稳定基金不能予以考虑。稳定基金实际上在未来可以充当平准基金的角色,如果未来股市未来重新涨到6000点甚至更高,吹起了泡沫,稳定基金可以果断再次抛售,平抑资本市场泡沫。
    4
、改革新股发行制度
   
我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是2006新老划断以后开始实施的,其基本特征是建立了一个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累积投标询价机制,发行分为战略配售、网下申购与网上申购三部分。该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金量的大小为配售新股的最主要原则,利好机构投资者,而不利于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可以同时参与网下配售和网上现金申购,而个人投资者只能参加网上现金申购。
   
这种申购制度导致新股上市后普遍高开,申购新股长期保持无风险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打新行列中。在现行发行机制下,作为询价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在巨大的无风险利益诱惑面前,为了获取更多的配售股份放弃理性判断,报价远远偏离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并没有起到机构投资者理性引导市场定价的功能。
   
于是这种申购新股推高二级市场定价,从而获取无风险暴利,最后再次参与申购的循环模式固定长期形成。长此以往,新股在上市首日出现不合理的高定价,导致A股市场泡沫长期难以消除,助长了一些资金在股市上的投机行为,并由此给股市带来了暴涨暴跌的风险,不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我建议,应该尽快改革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向中小投资者倾斜,防止新股暴炒。仿效香港,中小投资者申购保证人手一股,这是全球各地大型IPO的一种通常做法,有利于更多群众分享新股发行的低风险利润,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

CopyRight@ 2014  新大陆科技集团公司  闽B2-20050028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26 15: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