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视频链接地址:http://bn.ce.cn/djzt/zjsd/201003/09/t20100309_21088483.shtml
王晶,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长期以来一直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多次代表国家出访问和出席国外的各种论坛。近年来,她为200多位非洲各国来华培训的官员和妇女授课,她将健康、向上、知性、富有激情的中国女性气息,融入中外文化交流之中,引起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好评。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王晶
访谈内容如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2010年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王晶。王晶,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长期以来一直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多次代表国家访问和出席国外的各种论坛。近年来,她为200多位非洲各国来华培训的官员和妇女授课,她将健康、向上、知性、富有激情的中国女性气息融入中外文化交流之中,引起中外友人极大的兴趣和广泛好评。欢迎您王总。
王晶:您好。
主持人:欢迎您来到我们中国经济网,来到我们网站做客,很多网友非常关注您,也非常关注您的一些议案,您是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期间您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感受?
王晶:今年的两会我感觉特别深刻的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百姓参与到两会,对两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很多网友,我感觉到不光是我们代表在履行职责,我觉得大家都在关注国家的发展。
王晶:是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比例越来越大,更多的人愿意出来创业。但是,中小企业创业的过程中,自身发展的压力非常大,包括资金、人才、发展方向都会碰到非常多的困难,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但是更需要的是整个大的环境,大的氛围,能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主持人:您的企业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就像您刚才所说的,在企业创办的十几年当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很不容易的,您认为发展中的难点主要是什么?
王晶:我们最早的时候是十几个人集资150万开始创业的,早期的创业过程各方面都很困难,包括我们成长的压力,生存的压力,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完成原始积累以后企业是需要转型的,而企业整个的发展过程,就像我们的人从婴儿开始成长的过程,在每个不同的阶段是有类似生理的转折点,比如婴儿到儿童到少年,青年,老年,需要自身的营养,外界对他的成长的培养和压力都是不同的。
王晶:企业也有生命周期,企业最关键的问题,是生命周期,或者是转折点的时候懂得转型,懂得变革,如果这个时期到来了,仍然延用原来的方式,这个人的成长就会营养不良,甚至会夭折,企业也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对企业人来说要非常的清晰,我在什么阶段,用什么样的方式管理企业,我现在的强项、短板在哪里,应该怎样往前走。
王晶:中国的企业有的说平均三年,有的人说五年,我觉得大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夭折了,就是在转折点转不过去。
王晶: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原来很小的时候,作为创业者,作为领导人,管理模式,一个领导人可以面对所有的员工,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两百号人的时候就需要规范化的管理。早期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可以技术为导向,因为没有产品就没有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是市场为导向,就必须要转型。
王晶:还有的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单一产品的,发展到一的程度有很多的产品,如果沿用原来的管理方式是不行的,比如要扁平化、制度化,早期是人管人,是人治,更高的阶段就需要法治了,如果企业的氛围是很好了,每个企业发展中不断的变革自己的管理模式,如果这方面做不到企业的成长就有问题了。
主持人:我看了您的企业是属于比较典型的高技术型、成长型的企业,也有很多千千万万像您的企业这样的中小企业已经经历过这个过程,或者是即将踏上您所走过的道路,说到这,很多网友问现在创业板开始了,很多公司想通过创业板实现自己公司的跨越,或者是转型的契机,您的集团,或者是下属的企业都是高技术企业,新大陆已经在主板上市,其他下属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方向如何?
王晶:新大陆某种程度上是科技孵化器,我们在集团底下孵化了很多高科技的产业,所以说我们原来在IT这块,新大陆在主板已经上市了,我们发展的非常块,从150万的资金到第六个年头就上市了。新大陆通讯也是近几年孵化的,从一个技术培养成一个产业,现在进入非常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且企业发展得很好。所以我们有可能考虑在创业板上市,比如说新大陆环保,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高科技企业,从一个高新技术的孵化,现在把这个产业作大了,也是一个很健康发展的,我们这些企业下一步都在考虑要上创业板,或者主板上市,我觉得做高科技企业大家都会共同向往的。
主持人:您怎么看创业板?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一个词“科技孵化器”您的提案里面有加快物联网的建设,我记得是去年工信部的论坛上提出这个概念,之后论坛上发出这个概念,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可能现在大多数的人都不清楚物联网是什么概念,我们先看一段短片,到底什么是物联网。(短片播放)。
王晶:这是一个电子票务的应用,刚才的短片主要是讲我们现在传统的订票的话,今天要看张学友的演唱会要提前排队,买了票以后在演出时间到剧场,把票递过去,刚才短片中的订票系统就非常的方便,老百姓可以用手机进行订票,订票完成以后通过网络支付,票怎么送呢,传统的票是有送上门,现在就是通过一个短信,发一个带有二维码的短信到你的手机上。
王晶:叫电子凭证,拿着这个票可以到剧院看演唱会,或者你想把这个票送给朋友也不需要再跑一趟,可以转发这个短信,实际上是票在流通,从传统来说得用劳力,要么开车,汽车,或者邮寄。
主持人: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王晶:是的,我们是这样完成了订票的过程,这就是物联网的概念,其实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的时候,美国的条码实验室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把物品通过射频等技术识别,或者条码识别等技术来进行传递,进行与网络的互联互通,而且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和管理,讲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互联网大家都已经接受了,互联网传递的是什么,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空间,任何地点对信息的传递,互联网是PC与PC之间。
王晶:物联网是任何时候、任何空间、任何地点对物的传递,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跟物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个互联互通怎么通,就是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网,就是要把现在所有的物要有信息识别的载体,信息识别的技术就是靠二维码,条码识别或者是无线射频的识别技术。物与物的互通是靠传感技术,通过几个技术使物的信息转到计算机,就是物与网的连接。
王晶:刚才的短片中一张电影票通过条码识别,通过手机无线化到手机上,订票系统有一个网络系统,后台就是互联网,通过PC操作。电影票可能是好大的量,有各种各样的电影票,哪些出去哪些进来,有海量的计算就牵扯到云计算,在后台的环节还有云计算的环节。我们讲整个环节,包括对物的识别环节,物的传输环节,对物的智能化的处理,互联网的云计算,到末端的处理设备,整个环节形成一个物联网。刚才只是看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票务的应用,物联网可以适用很多的方面,可以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说物联网是虚拟的,这是不对的,物联网是实体的,是实体经济和IT服务业的结合。
主持人:能否这样理解,原来是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实体的连接过程,现在是通过物联网,是信息之间的传播,通过一个载体把物转成信息,再把信息传递到物或者是人那里。
王晶:是的,物的流通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资源,还有运输过程中物品的损耗,实际上使得很多人的生活,大多数时间是浪费在无效的,无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