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樊哲高 王慧芳 徐恒 通讯员:肖郁哉
今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西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软件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海西软件”逐渐成为福建的名片。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组在深入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三市采访时了解到,福建省在依托软件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新业态拓展新市场等方面取得成效,一系列新的思考和举措得到业界的关注和认可。
龙头企业擎起海西品牌
“海西”不但是一个地理标志,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和文化纽带,承载着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历史使命。福建省提出打造“海西软件”品牌,包含了哪些内涵呢?
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承接台湾软件产业转移及对台软件合作,造就大批立志海西建设的高端软件人才。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海西软件”印象。
福建省信息化局局长卢增荣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近年来,福建省营造了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氛围,在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给予企业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海西软件”影响力大幅提升,为福建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土龙头企业是海西软件的脊梁。今年“软件百强”榜上,福州福大自动化、福建星网锐捷、福建新大陆、国脉科技、南威软件等榜上有名。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的发布,使新大陆核心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用感知识别技术带动物联网发展。福大自动化副总经理黄启汉告诉记者,工业自动化通用技术平台(IAP)采用稳定的软件架构和灵活多变的组态元件的融合,以适应各种工业自动化应用系统的需求,成为市场“杀手锏”。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福建省每年评选10家福建省软件骨干企业,省市财政按该企业上年度对地方财政新增贡献额给予等额奖励,有力支持了骨干企业的自主研发。
企业的壮大,背后是优秀人才的支撑。在培养和引进海西软件人才上,福建省使出“大手笔”,每年评选30名“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并给予重奖,对于引进的高层次软件人才在生活、工作、职业规划方面则给予优惠政策,近两年已引进高层次人才39人。
在两岸合作方面,依托福州软件园和厦门软件园,吸引台湾相关软件企业入驻,特别是福州软件园正在兴建的海峡软件新城成为两岸软件业合作的亮点。福州市软件园管委会副主任陈晖说,“新城”将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及东南沿海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创新园区。
新兴业态服务社会民生
软件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卢增荣说,福建鼓励软件企业积极参与、融入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销售、供应、企业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或改造中。福州福大自动化就自主研发了F3协同管理平台、工业自动化通用控制技术(IAP)平台,将工业控制的上、下游企业,工业用户和信息技术提供商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软件和硬件分离,极大方便工业控制中小服务企业为最终用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快速响应能力。
此外,星网锐捷、福建南威、福建富士通已在云计算交换、云存储、云计算资源管理调度系统、面向中小企业云计算应用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已推出相应产品。福建新大陆、国脉科技在二维码、车辆识别等物联网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
软件新业态的发展表现出贴近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一面。福州鼓楼区政府办副主任、数字办主任王融告诉记者,鼓楼物联网示范项目以福州12345平台为支撑,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突出城市管理、交通物流、公共安全、商贸流通、民生服务等惠民领域,重点做好智能交通管理、城市网格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社区惠民服务、旅游自助导览、移动电子商务等6类项目先行先试,建设海峡西岸省会智慧中心城市。福富总经理杨林称,福富公司作为全国社区信息化云计算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合作运营商,上半年已经完成福建省平台的建设,目前已在福建省600多个社区推广,并计划于年底完成全省2000个社区的推广与建设。
新大陆食品智能溯源也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在商务部主导的“放心肉”工程大显身手,实现从猪的养殖 屠宰 流通环节的全程可追溯。据了解,新大陆可追溯领域将有望拓展到所有农业产品和食品中去。而厦门易联众公司的民生网和民生服务终端,通过把金融功能集成到社保卡,使社保卡具有小额支付、社保、医疗等多种功能,方便民众的出行和生活。(节选)